卵巢上皮性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超过70%的患者确诊时处于疾病晚期,5年生存率约为48%左右。规范的化疗是延缓患者复发的重要措施。选择化疗方案时,必须考虑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患者的状态、合并症等。国内外多个指南推荐了多个一线化疗的方案,但未推荐每个方案适用的优选人群。对Ⅰ期少见病理类型术后化疗适应证尚不明确。为指导卵巢上皮性癌一线化疗的规范应用,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委员会组织专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讨论制定本共识,旨在规范初始辅助化疗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中的应用,以提高化疗疗效,降低化疗不良反应。本共识推荐级别及代表意义见表1。
1 Ⅰ期卵巢上皮性癌的化疗适应证
不同病理类型的Ⅰ期患者术后化疗存在较大差异与争议。目前已经达成共识的是高级别浆液性癌和癌肉瘤,因为恶性程度高,复发转移几率大,所有Ⅰ期患者术后均需接受辅助化疗。但是,其他Ⅰ期少见病理类型肿瘤术后是否接受化疗并无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1.1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约占卵巢上皮性癌的10%,多数是低级别,确诊时常是早期,预后较好。Ⅰ期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辅助治疗需结合组织学分级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0)分期。①G1:ⅠA期和ⅠB期,推荐随访,ⅠC期推荐随访或全身治疗;②G2:ⅠA和ⅠB期,推荐随访或化疗,ⅠC期推荐化疗;③所有G3推荐接受化疗。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仅有小部分I期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Oseledchyk等[1]回顾性分析了3552例Ⅰ期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患者,发现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组5年OS并无获益(化疗组90% vs 随访组89%),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仅IC期的G3级这个亚组接受辅助化疗5年的OS获益(化疗组81% vs 随访组62%)。Li等[2]对SEER数据库ⅠA~ⅡA期的G1~2级的卵巢浆液性癌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接受全面分期手术的Ⅰ期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并不能延长5年OS。Nasioudis等[3]分析了美国国家数据库453例Ⅰ期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发现辅助化疗仅对G2级未进行淋巴结切除(ⅠA/ⅠB期:95.7% vs 83%,P=0.038;ⅠC期:84.5% vs 84.8%,P=0.39)或非系统性淋巴结切除(ⅠA/ⅠB期:96% vs 89.5%,P=0.03;ⅠC期:97.2% vs 83.9%,P=0.001)患者生存获益。对于G3级未进行淋巴结切除或非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患者也观察到生存获益,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①G1级:ⅠC期推荐随访还是全身治疗?②G2级:ⅠA期和ⅠB期,推荐随访还是化疗?根据现有的数据,G1级ⅠC期和G2级ⅠA/ⅠB期只要进行了全面分期,接受辅助化疗并不能获益。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ER和PR的表达率高,ⅠC~Ⅱ期患者ER表达率为87.3%,PR表达率为86.7%,共表达为83%。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ER阳性者为89%,PR阳性者为89.9%,为内分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关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内分泌治疗并无高级别证据,仅有少数个案报道。可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参考低级别浆液性癌的内分泌治疗。
推荐意见:G1~G2级的ⅠA/ⅠB期和G1级的ⅠC期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如已接受全面分期手术,首选随访(推荐级别:2B类)。G2级的ⅠC期和所有G3级肿瘤选择辅助化疗(推荐级别:2A类)。
1.2 卵巢黏液性癌 卵巢黏液性癌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3%,多数患者诊断时期别较早,总体预后较浆液性癌好。黏液性癌淋巴结转移率低,因此对于无可疑增大的淋巴结,可以不做系统淋巴结切除。NCCN指南推荐Ⅰ期黏液性癌ⅠA/ⅠB期可以随访,ⅠC期可以随访或接受辅助化疗。黏液性癌属于化疗不敏感肿瘤,早期黏液性癌接受化疗并不能获益。ACTION[4]和ICON-1[5]两个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180例早期黏液性癌,亚组分析发现化疗并不能减少Ⅰ~ⅡA期黏液性癌的复发[6]。一项对美国国家数据库4811例Ⅰ期卵巢黏液性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化疗组5年OS并无获益(86.8% vs 89.7%)。按照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进行亚组分析后,辅助化疗仍无OS获益。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引入了一种新的黏液性癌的诊断分类,根据生长模式将其分为两种亚型,即膨胀性亚型(expansile invasion)和浸润性亚型(infiltrative invasion),研究发现浸润型的预后较差,但是辅助化疗似乎并不能提高浸润型的预后[7],Gouy等[7]回顾性分析74例Ⅰ期黏液性癌(膨胀型29例,浸润型35例),接受化疗与不接受化疗的复发率并无差别。有4例ⅠC期浸润型出现复发,其中3例接受了辅助化疗。但是该研究例数较少,结果还需进一步证实。基于现有的数据,ⅠC期卵巢黏液性癌术后接受化疗似乎不能获益。
推荐意见:Ⅰ期卵巢癌黏液性癌术后首选随访,其中ⅠC期也可以选择化疗(推荐级别:2A类)。
1.3 卵巢透明细胞癌 卵巢透明细胞癌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常合并有ARID1A突变,对一线含铂化疗相对耐药,化疗反应率仅有22%~56%。对于Ⅰ期患者,化疗能否获益目前存在争议。2022年NCCN指南推荐ⅠA/ⅠB/ⅠC1期术后可以考虑化疗或随访,但并无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持。Oseledchyk等[1]对SEER数据库中1995例Ⅰ期卵巢透明细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化疗并不能改善Ⅰ期患者的OS,在Ⅰ期的各个亚分期中,也没能观察到辅助化疗对OS获益。Takano等[8]回顾性分析219例Ⅰ期卵巢透明细胞癌,发现腹水细胞学阳性者PFS显著下降,而术后接受化疗并不能改善Ⅰ期患者的PFS和OS。Mizuno等[9]回顾性分析185例Ⅰ期透明细胞癌,发现ⅠA期、ⅠC1期和其他ⅠC期的5年无复发生存(RFS)分别为:97.6%、87.8%和70.4%。在ⅠA期和ⅠC1期组亚组分析中,术后是否接受辅助化疗均不影响其5年RFS(ⅠA期:化疗组100% vs 随访组93.8%,P=0.21;ⅠC1期:化疗组86.6% vs 随访组94.1%,P=0.46)。2022版NCCN指南根据这些数据建议ⅠC1期透明细胞癌患者可以考虑观察。但也有支持I期卵巢透明细胞癌术后化疗的文献数据。Takada等[10]发现ⅠC期卵巢透明细胞癌术后辅助化疗可以减少复发,该研究中IA期均未出现复发,因此不推荐ⅠA期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Nasioudis等[11]对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的2325例Ⅰ期卵巢癌透明细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接受辅助化疗能显著改善5年OS (化疗组89.2%,随访组82.6%)。亚组分析发现,ⅠA+ⅠB期术后接受化疗也有OS获益(化疗组92.5%,随访组84%),而ⅠC期术后接受化疗有OS获益的趋势(化疗组85.1%,随访组7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研究均为回顾性研究,证据等级不高,结果不一。Ⅰ期透明细胞癌化疗是否能获益还需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推荐意见:Ⅰ期透明细胞癌术后首选化疗,其中ⅠA/ⅠB/ⅠC1期也可以选择随访(推荐级别:2A类)。
1.4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发病率低,占所有卵巢癌的5%~8%,总体发病年龄较轻,预后较高级别浆液性癌好。低级别浆液性癌通常具有K-ras和BRAF突变。此外,ER和PR表达率较高,因此适合内分泌治疗。低级别浆液性癌对化疗不敏感,总体反应率约25%左右。目前术后治疗的主要争议在于ⅠC期术后的辅助治疗以及Ⅱ~Ⅳ期选择化疗后再用内分泌维持治疗或直接选择内分泌治疗。2022年NCCN指南推荐ⅠC期术后可以考虑随访或全身治疗,全身治疗包括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目前并没有高级别的证据支持ⅠC期术后化疗获益。仅有少数回顾性临床分析,包括ACTION[4]和ICON-1[5]等。低级别浆液性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晚期或复发疾病。Fader等[12]回顾性分析27例Ⅱ~Ⅳ期低级别浆液性癌,ER阳性率为96%,PR阳性率为32%,手术后接受内分泌治疗,包括来曲唑 (55.5%)、阿那曲唑(37.1%)和他莫昔芬(7.4%),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3年PFS为79.0%,0S为92.6%。Gershenson等[13]报道了64例复发低级别浆液性腺癌使用内分泌治疗,总体反应率仅有9%,但是有61.8%达到疾病稳定状态。该回顾性研究同时提示,Ⅱ~Ⅳ期低级别浆液性癌手术+化疗后接受内分泌维持治疗有PFS获益(随访组26.4个月,内分泌维持治疗组64.9个月),但OS无获益。与化疗相比,内分泌治疗药物不良反应较少,给药方便,在低级别浆液性癌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在开展的NRGGCY019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Ⅱ~Ⅳ期低级别浆液性癌术后直接使用来曲唑或化疗后来曲唑维持治疗的疗效,期待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实践。
推荐意见:ⅠA/ⅠB期低级别浆液性癌术后推荐随访。ⅠC1期ER/PR阳性者,术后首选内分泌治疗或随访(推荐级别:2B类)。ⅠC2期、ⅠC3期术后推荐化疗,化疗后可选择随访或内分泌维持治疗(推荐级别:2A类)。
2 化疗方案的选择
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引入铂类化疗后紫杉醇+卡铂已成为卵巢上皮性癌一线化疗方案的金标准。常用化疗方案有以下几种:
2.1 紫杉醇+卡铂3周疗/紫杉醇周疗+卡铂周疗/紫杉醇周疗+卡铂3周疗方案 紫杉醇+卡铂3周疗方案是NCCN指南推荐的一线化疗首选方案,Ⅱ~Ⅳ期患者可以考虑加用贝伐珠单抗。MITO-7研究[14]是针对老年人和有合并症患者的临床研究,比较紫杉醇175 mg/m2+卡铂AUC6 3周疗与紫杉醇60 mg/m2周疗+卡铂AUC 2周疗方案的疗效,共纳入822例ⅠC~Ⅳ期患者,1∶1随机分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2.3个月,3周疗方案组中位PFS为17.3个月,周疗组为18个月。周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3周疗方案组,且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低。
JGOG3016研究[15]比较了紫杉醇180 mg/m2+卡铂AUC6 3周疗和紫杉醇80 mg/m2剂量密集型周疗+卡铂AUC6 3周疗的疗效,共637例Ⅱ~Ⅳ期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6.8个月,结果显示,紫杉醇剂量密集型周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PFS(周疗组28.2个月,3周疗组17.8个月)和OS(周疗组100个月,3周疗组62.2个月)。而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
最近的ICON-8[16]研究是比较紫杉醇+卡铂3周疗方案与以上两个紫杉醇周疗+卡铂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566例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175 mg/m2+卡铂AUC5-6 3周疗组522例;紫杉醇80 mg/m2周疗+卡铂AUC5-6 3周疗组523例;紫杉醇80 mg/m2周疗+卡铂AUC 2周疗组521例。结果显示,虽然剂量密集型周疗方案中紫杉醇的剂量提高了,但并不能改善PFS和OS,而且3~4级不良反应增加。同时发现3组整体生活质量水平相当,但周疗方案在随机化后9个月平均生活质量评分较低,因此不推荐剂量密集型周疗方案作为首选。
以上研究来自不同国家和人群,结果略有差异,整体上2个周疗方案和标准3周疗方案效果相当,但周疗必须每周给药,增加患者和医生的不便。
推荐意见:推荐紫杉醇175 mg/m2+卡铂AUC5-6 3周疗为卵巢上皮性癌一线化疗的首选方案(推荐级别:1类)。
2.2 多烯紫杉醇+卡铂3周疗方案 SCOTROC研究[17]是比较紫杉醇175 mg/m2+卡铂AUC5 3周疗与多烯紫杉醇75 mg/m2+卡铂AUC5 3周疗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077例ⅠC~Ⅳ期患者,随访时间为23个月,两组的PFS分别为多烯紫杉醇+卡铂组15个月,紫杉醇+卡铂组14.8个月,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2%、68.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案疗效相当,多烯紫杉醇+卡铂组总体神经毒性显著降低,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中性粒减少相关并发症增加。生活质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推荐意见: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可以选择75 mg/m2+卡铂AUC5-6 3周疗方案(推荐级别:2A类)。
2.3 脂质体多柔比星+卡铂4周疗方案 MITO-2研究[18]是比较紫杉醇175 mg/m2+卡铂AUC5 3周疗与脂质体多柔比星30 mg/m2+卡铂AUC5 3周疗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820例ⅠC~Ⅳ期患者随机分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两组中位PFS为脂质体多柔比星+卡铂组19.0个月,紫杉醇+卡铂组16.8个月,中位OS分别为61.6个月、53.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案疗效相当,但是不良反应不同,脂质体多柔比星+卡铂方案神经毒性和脱发较少,但是血液学毒性较重。在接受3个疗程和6个疗程化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并无差异。MITO-2研究为了使两组卡铂用量一致,将脂质体多柔比星+卡铂方案改为3周疗,但是出于减少副反应和二线使用经验考虑,指南推荐4周为1个疗程。
推荐意见: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特别是对脱发有顾虑的患者可选脂质体多柔比星30 mg/m2+卡铂AUC5 4周疗(证据等级:2A类)。
2.4 黏液性癌化疗方案 NCCN指南推荐黏液性癌化疗可以选择5-FU+甲酰四氢叶酸+奥沙利铂、卡倍他滨+奥沙利铂或紫杉醇+卡铂,Ⅱ~Ⅳ期患者可以考虑加用贝伐珠单抗。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卵巢黏液性癌化疗方案临床试验的报道,GOG-0241研究[19]比较紫杉醇+卡铂与卡倍他滨+奥沙利铂在卵巢原发性黏液癌中的疗效,遗憾的是由于入组缓慢,该研究被中断。紫杉醇+卡铂方案的数据来源是基于以上研究的亚组分析。有学者用体外实验证实了在卵巢癌中,奥沙利铂和5-FU有协同抗癌作用[20],因此含奥沙利铂被推荐为卵巢原发性黏液癌的化疗方案。
推荐意见:卵巢黏液性癌首选5-FU+甲酰四氢叶酸+奥沙利铂,卡倍他滨+奥沙利铂和紫杉醇175 mg/m2+卡铂AUC5-6 3周疗(推荐级别:2A类)。
2.5 腹腔化疗方案 卵巢癌主要转移途径是腹腔播散种植转移。卵巢癌腹腔化疗的研究很多,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主要有GOG-0104[21]、GOG-0114[22]和GOG-172[23],这些研究结果提示腹腔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PFS和OS,对于残留病灶≤1 cm的患者生存获益,但其血液学毒性、胃肠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均高于静脉化疗。GOG-0252[24]纳入Ⅱ~Ⅳ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PDS后随机分为静脉化疗组(第1、8、15日紫杉醇80 mg/m2+卡铂AUC6 Ⅳ),卡铂腹腔化疗组(第1、8、15日紫杉醇80 mg/m2+卡铂AUC6 ⅠP),顺铂腹腔化疗组(第1、8、15日紫杉醇80 mg/m2+顺铂75 mg/m2 ⅠP),3组均在第2周期开始用贝伐珠单抗15 mg/kg并维持22周期,2019年首次报道了研究结果,3组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2年美国妇科肿瘤年会(SGO)上再次进行数据更新,尽管随访时间延长,3组PFS和OS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与贝伐珠单抗使用有关。GOG-172[23]研究纳入了429例Ⅲ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静脉化疗组(紫杉醇135 mg/m2+顺铂75 mg/m2)和腹腔化疗组(第1日紫杉醇135 mg/m2Ⅳ+第2日顺铂100 mg/m2 ⅠP+第8日紫杉醇60 mg/m2 ⅠP),结果显示腹腔化疗组3~4级胃肠道毒性、神经毒性、血液毒性均高于静脉化疗组,仅42%能完成6个疗程的化疗,生活质量在前4个疗程和结束治疗后3~6周劣于静脉化疗,但腹腔化疗可以显著改善PFS(23.8个月 vs 18.3个月)和OS(65.6个月 vs 49.7个月)。
2022年SGO会上iPocc研究[25]报道了紫杉醇剂量密集型周疗+卡铂腹腔化疗与紫杉醇剂量密集型周疗+卡铂静脉化疗的疗效,共纳入655例Ⅱ~Ⅳ期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入组患者在退出研究前不能接受贝伐珠单抗或者PARP抑制剂治疗。结果显示,无论残余肿瘤大小,紫杉醇剂量密集型周疗+卡铂腹腔化疗可以显著改善PFS,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发现,在残留病灶>2 cm的患者中,PFS获益最明显。但是两组总生存无差异,研究者分析可能是患者后续治疗中PARP抑制剂的介入影响了。
推荐意见:Ⅱ~Ⅳ期晚期卵巢癌患者减瘤术后残留病灶≤1 cm(推荐级别:2A类),或>1 cm(推荐级别:2B类)均可以考虑腹腔化疗。
2.6 贝伐珠单抗的应用 卵巢癌含贝伐珠单抗的化疗方案主要有ICON-7和GOG-218两个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GOG-218研究[26]共纳入1783例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1:紫杉醇+卡铂+贝伐珠单抗(15 mg/kg,第2周期开始共22周期,每3周1次)、组2:紫杉醇+卡铂+安慰剂22周期(每3周1次)、组3:紫杉醇+卡铂+贝伐珠单抗 (15 mg/kg,第2~6周期,安慰剂维持至22周期,每3周1次),中位PFS分别为14.1个月、10.3个月和11.2个月。组1对比组2有3.8个月的PFS获益,而3组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发现,合并腹水的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PFS和OS显著改善,HRR基因无突变的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可以延长PFS 5.1个月。
ICON-7研究[27]共纳入1528例Ⅰ~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组1:紫杉醇+卡铂、组2:紫杉醇+卡铂+贝伐珠单抗(7.5 mg/kg,化疗结束后继续12周期或直到疾病进展,每3周1次),结果显示,在整体人群加用贝伐珠单抗可以改善PFS,但不改善OS,在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加用贝伐珠单抗可以延长PFS(18.1个月 vs 14.5个月)和OS(36.6个月 vs 28.8个月)。ICON-7进一步的探索提示,对于Ⅲ期残留病灶>1 cm、Ⅳ期和不可手术患者,化疗加贝伐珠单抗可以改善OS。
以上两个研究均提示在总体人群,化疗+贝伐珠单抗仅有PFS获益,OS并无获益,但是亚组分析显示,在合并腹水、Ⅲ~Ⅳ期、有>1 cm残留病灶或HRR基因无突变的患者,化疗+贝伐珠单抗有PFS或OS获益。化疗是否联合贝伐珠单抗与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的方案、经济成本等统筹考虑。
推荐意见:初治手术后立即检测BRCA1/2和HRD状态,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在第2周期化疗选择是否加用贝伐珠单抗。有条件可以同时检测HRD,HRp(HRD阴性)的高复发风险(腹水、Ⅲ期残留病灶>1 cm Ⅳ期),可考虑化疗加用贝伐珠单抗,化疗结束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推荐级别:2A类)。
3 化疗疗程数
较早的临床试验发现,与接受5个疗程的化疗相比,接受8周期或10周期化疗只增加了化疗的毒性,并不能延长OS。Bertelsen等[28]比较了6周期CAP(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方案和12周期CAP方案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中的疗效,共纳入了202例Ⅲ~Ⅳ期患者,6周期化疗的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12周期化疗为27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周期组的平均累积剂量为12周期组的50%,但是没有观察到平均累积剂量与完全病理反应和生存率之间的联系。Pfisterer等[29]比较了TC方案与TC方案后加用4周期拓扑替康的疗效,结果显示,加用拓扑替康并不能改善PFS和OS。此后的临床研究的疗程数绝大多数都采用6周期。对于Ⅰ~Ⅱ期卵巢癌可不可以减少疗程数,GOG-157研究[30]给出了答案。GOG-157研究纳入了Ⅰ~Ⅱ期高复发风险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包括ⅠA/ⅠB G3级、透明细胞癌或任何级别的ⅠC期或Ⅱ期,比较3周期与6周期的疗效,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在ITT人群中,疗程数并不改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RFS)和OS,但6周期化疗具有更高的不良反应。GOG-157研究进一步分析[31]显示,对于浆液性癌,接受6周期化疗和3周期化疗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3%和60%,即Ⅰ~Ⅱ期卵巢浆液性癌接受6周期化疗可以减少复发,而在其他病理类型中并未观察到6周期化疗的获益。
推荐意见:Ⅰ期高级别浆液性癌推荐6周期化疗,Ⅰ期符合化疗指征的其他病理类型推荐3周期化疗,Ⅱ~Ⅳ期卵巢癌上皮性推荐6周期化疗(推荐级别:2A类)。需根据化疗后肿瘤标记物与影像学评估来判断结束化疗或增加疗程数(推荐级别:2A类)。
4 老年患者化疗方案
研究发现一般状态差、有合并症、年龄≥72岁的患者与化疗毒性增加、治疗中断甚至是OS短有关。ICON-3研究[32]提示卡铂单药与紫杉醇/卡铂方案相比,疗效相同,但毒性更小。而ICON-2研究[33]亚组分析显示老年患者使用卡铂单药与CAP联合方案的OS并无差别。但以上临床研究并非专为老年人群设计的,欠缺说服力。EWOC-1研究[34]是一项针对Ⅲ~Ⅳ期老年患者(≥70岁)卵巢上皮性癌对比卡铂单药(AUC5-6,3周疗)与紫杉醇175 mg/m2+卡铂AUC5-6 3周疗以及紫杉醇(60 mg/m2)周疗+卡铂AUC2周疗疗效的研究。中期结果显示,卡铂单药组PFS和OS显著缩短,而两种联合方案的疗效并无差异。基于中期的生存分析结果,该研究被提前终止了。
推荐意见:>70岁或一般状态差的患者首选紫杉醇135 mg/m2+卡铂AUC5 3周疗或紫杉醇60 mg/m2周疗+卡铂AUC2周疗方案,不推荐采用卡铂单药化疗(推荐级别:2A类)。
5 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
对于初次手术不能达到满意减灭的晚期卵巢癌,可以考虑新辅助化疗(NACT)后再进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DS),现有的研究[35~39]提示,NACT后IDS可以提高R0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且PFS和OS与PDS无明显差异。绝大多数的临床试验NACT方案与术后方案一致,也有研究比较了不同方案在NACT中的应用,发现各种方案对手术结局、PFS和OS并无优劣。腹腔化疗与贝伐珠单抗也有报道用于NACT。GEICO 1205/NOVA[40]和ALTHALYA研究[41]发现加用贝伐珠单抗并不增加NACT的毒性,但也不能改善NACT的CR率和满意减瘤率,而对PFS和OS的影响目前暂无证据。OV21/PETROC研究[42]比较了IDS(含铂NACT 3~4周期)后腹腔化疗和静脉化疗之间的疗效,发现给药途径对PFS并无影响。而腹腔化疗用于NACT目前无高级别证据。低级别浆液性癌、黏液性癌等病理类型对化疗反应率低,不建议NACT。
推荐意见:NACT可选择以上的静脉化疗方案(推荐级别:2A类);含贝伐珠单抗方案接受IDS必须间隔4~6周(推荐级别:2A类);推荐NACT 3~4周期评估后接受IDS,IDS后可选择静脉和腹腔化疗方案,至少3周期(推荐级别:2A类)。
6 腹腔热灌注化疗
不同国家和医疗中心热灌注化疗的模式不同。M06OVHOVHIPEC研究[43]纳入了Ⅲ期卵巢上皮性癌共245例,接受3周期NACT后达到满意IDS,再随机分为热灌注化疗+静脉化疗组和静脉化疗组,结果显示,热灌注化疗可以延长3.5个月的PFS和11.8个月的OS。该研究采用"Coliseum technique"技术,顺铂100 mg/m2分为3段式给药,在40℃和水化、使用硫代硫酸钠解毒、欧洲患者的条件下使用。逸仙妇瘤[44]在中国人群进行探索,发现在43℃、水化、不使用硫代硫酸钠解毒的"中国模式"条件下,顺铂最大耐受剂量为85 mg/m2。
推荐意见:IDS达满意减瘤后可选择顺铂热灌注化疗+静脉化疗(推荐级别:2A类)。
7 白蛋白紫杉醇是否能用于一线化疗?
2022年NCCN指南推荐对于紫杉醇过敏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白蛋白紫杉醇替代,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输液反应。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发性卵巢癌的应用中,用于卵巢癌一线治疗仅有一项回顾性单臂研究的数据,该研究[45]报道了12例Ⅲ~Ⅳ期卵巢上皮性癌在发生紫杉醇过敏之后改用白蛋白紫杉醇+卡铂±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线化疗,ORR为100.0%,中位PFS为16.7个月,中位OS为65.4个月,从数据看与紫杉醇相当。目前白蛋白紫杉醇用于上皮性卵巢癌一线化疗仍缺乏高质量证据,还需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推荐意见:白蛋白紫杉醇可用于发生紫杉醇过敏反应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一线化疗,但不能完全排除输液反应(推荐级别:2A类)。
本共识旨在为卵巢上皮性癌一线化疗规范化实施提出指导性意见,并非唯一实践指南,不排除其他共识、意见与建议的合理性。专家团队及成员郑重声明,本共识制订与任何商业团体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