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 11:15:35
绝经后卵巢良恶性包块的临床特点
来源:西交妇产科   作者:高凡凡   浏览量:0

1、生理性囊肿    绝经后卵巢生理性囊肿的发生可能是由于绝经后卵巢表面上皮的包涵囊肿、乳头状突出、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聚集而成。在肯塔基大学对大约15000名>55岁无症状女性进行的卵巢癌筛查中,单房囊肿的发生率为18%,在平均6.3年的随访期后,约2/3的囊肿可自行消失,且未在任何孤立的单房囊肿中发现恶变。虽如此,但需要进一步考虑肿瘤的直径,因为直径超过3cm、单房、囊壁光滑的卵巢囊肿的癌变风险为9.6%。通常70岁以后的女性已经没有卵巢生理性囊肿发生的可能。


2、炎性包块    绝经后女性可合并输卵管卵巢脓肿(TOA),Top?u等报道,约31%的TOA患者与放置宫内节育器相关。TOA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典型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子宫、宫颈或附件压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或流血,并可伴发热。TOA的经阴道超声或CT扫描的典型表现是囊性或半实性附件肿块、输卵管积水/脓泡、移位和骨盆韧带增厚,灵敏度分别高达98%和94%。TOA恶变风险低,约2.6%,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


3、绝经后卵巢可扪及综合征    绝经3~5年以后的女性可扪及与生育年龄女性相同的正常大小卵巢时,称为绝经后卵巢可扪及综合征(PMPOS)。该综合征于1971年由Barber首先提出并命名,又称为更年期可触及卵巢综合征。PMPOS是一种异常的临床表现,而非诊断。PMPOS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生有一定相关,国外研究表明,PMPOS患者中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率约为15%,且随年龄增大风险相应增高。我国研究发现,58例PMPOS中恶性肿瘤占17.3%,且经阴道超声诊断PMPOS符合率近100.0%。因早期卵巢癌常无明显症状及体征,故对于绝经后女性的妇科检查或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如果提示卵巢轻微增大或者为生育期卵巢大小,则应考虑PMPOS的可能性,必须完善充分的检查以排除卵巢恶性肿瘤,必要时可放宽手术探查指征。腹腔镜手术因具有放大视野、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因此在PMPOS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4、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    1989年由Feuer等首先提出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NOCS),他们发现临床中偶尔出现盆腔、腹腔弥漫性转移性疾病,但卵巢大小正常,卵巢表面有或没有细小颗粒,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多见于50~60岁女性,占51%。这种患者常以腹胀、消瘦、乏力等为主要症状,多伴有腹水且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有或没有盆腔包块,大部分患者伴有CA125增高。NOCS诊断标准(必须同时符合以下4条标准):(1)盆腹腔有广泛性转移病灶。(2)双侧卵巢大小正常,卵巢表面可见结节,有或无小颗粒赘生物。(3)术前影像学及术中均未发现原发病灶,而病理诊断为卵巢或腹膜原发,或其他不明器官转移来源。(4)术前没有因卵巢疾病行放化疗或卵巢手术。


NOCS起病隐匿,误诊率高达40%~100%,因此绝经后女性应考虑到此综合征的可能,需进一步完善全面的体检、经阴道超声、CT、消化道X线片、肿瘤标志物及腹腔镜检查等。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为NOCS的的主要类型(>2/3),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腹膜的肿瘤,临床表现类似于晚期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主要表现为饼状大网膜、肿瘤广泛侵犯盆腹腔腹膜。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包块盆腹腔腹膜癌灶、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阑尾,或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必要时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针对病理类型辅以放化疗。


5、卵巢恶性肿瘤    绝经后女性患恶性肿瘤风险升高,尤其BRCA1和BRCA2突变携带者在70岁时患上皮性恶性肿瘤的平均累积风险分别为39%(18%~54%)和11%(2.4%~19%)。我国一项研究分析了1283例原发性恶性或交界性卵巢癌患者的数据(包括诊断年龄、绝经年龄和组织学),其中58%的卵巢上皮性癌,60%的浆液性、子宫内膜样和透明细胞性以及23%的黏液性癌是在绝经后确诊的。还有其他少见的肿瘤,如绝经后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绝经后分泌雄激素的卵巢肿瘤等。


参考文献:

张燕,毛林. 绝经后卵巢包块诊断策略[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0, 36(12):5.


免责声明:
“卵巢癌e站”平台内所推送的内容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览、学习。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在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本平台不承担相应的有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