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8 15:31:09
最新权威NCCN卵巢癌治疗指南解读,还不过来看!
来源:与妳同行OC关爱社区   作者:未知   浏览量:0


新版NCCN卵巢癌治疗指南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最近发布了《2021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1]。新版指南在卵巢癌检查、手术和药物等方面的治疗理念上都有重大更新。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重要更新内容。


1、肿瘤检查方面:


1、推荐上皮癌患者行胚系和体系BRCA1/2基因检测,如为BRCA野生型,推荐行同源重组状态(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检查。新增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等肿瘤分子学检测。


2、推荐子宫内膜样卵巢癌行微卫星不稳定性/错配修复 (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ismatch repair, MSI/MMR)检测。


3、在常规检查的胸部CT或X射线检查中,增加脚注:如果怀疑肿瘤转移或扩散,则首选胸部CT。


4、卵巢无性细胞瘤第1年和第2年的监测中,将旧版本中的胸部后前位X射线检查改为胸部/腹部/盆腔CT检查。


2、治疗原则:


术后发现新肿瘤的患者,根据既往手术拟诊为IA~IC期的卵巢癌可考虑观察或系统治疗。II~IV期的卵巢癌应考虑系统治疗,旧的指南将IC期治疗归入II~IV期治疗中。

 

3、手术治疗方面:


1、术中冰冻切片确认的黏液性癌且无可疑淋巴结的患者可不切除淋巴结。


2、IA~IIA期患者推荐行全面分期手术,≥IIB期患者在减瘤术中仅推荐切除术前影像学或术中探查发现的可疑和(或)增大淋巴结,临床阴性淋巴结不需要切除。


3、铂敏感复发患者经评估一般情况良好、手术能达R0切除者,可考虑二次减瘤术,可选择开腹或微创手术。


4、药物治疗方面:


1、在IC~IV期低级别浆液性腺癌和G1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初始治疗中,将芳香化酶抑制剂从“其他治疗”改为“首选治疗”,也就是说,与平时大家所熟知的紫杉醇+卡铂化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疗效相当。在IC期低级别浆液性腺癌和G1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辅助治疗中,在化疗之后增加了芳香化酶抑制剂维持治疗或观察。


2、增加了帕博利珠单抗的适应证:除高微卫星不稳定性/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的肿瘤之外,新版指南还新增了肿瘤高突变负荷(TMB≥10突变/百万碱基)的适应证。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简单地说,PD-1和PD-L1分别存在于免疫T细胞和癌细胞表面,两者结合之后可以使癌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在癌细胞中,存在大量的“错误基因”, MSI-H、dMMR和TMB都是反映肿瘤内部基因错误程度的指标。TMB是反映基因突变的定量指标,甚至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因此更加方便、快捷。


3、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版的指南中新增加了“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原则”的章节,其中详细介绍了PARP抑制剂的适应证以及具体治疗方案。小妳总结一下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相关的指南更新:


对于II~IV期患者初始治疗获得(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如果初始治疗未使用贝伐珠单抗且胚系或体系BRCA1/2基因突变阳性,则推荐化疗后使用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观察仅适用于II期患者;如果初始治疗中使用了贝伐珠单抗且为BRCA1/2基因野生型或未知但存在HRD,则在化疗后贝伐珠单抗+奥拉帕尼维持治疗。


透明细胞癌和癌肉瘤患者如有BRCA1/2突变也可考虑使用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


推荐PARP抑制剂一线维持治疗用于II~IV期高级别浆液性或G2/3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但II期患者和少见病例类型患者应用PARP抑制剂一线维持治疗的数据有限。


对于既往已接受PARP抑制剂治疗或接受贝伐单抗治疗后复发的抗药性/复发性卵巢癌,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的数据有限,因此不推荐使用PARP抑制剂进行复发治疗。


为什么PARP抑制剂这么重要呢? 


因为多数患者接受初始治疗之后常常只能获得暂时的缓解,随后复发或者转移[2]。PARP抑制剂的全名叫做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inhibitors,PARP)抑制剂,主要是通过与肿瘤细胞中的DNA损伤位点结合并阻止DNA复制,从而将肿瘤细胞杀死。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在卵巢癌初始治疗或铂敏感复发治疗获得 CR/PR之后加用PARP抑制剂可以显著巩固疗效。PARP抑制剂主要"杀死"的是前面提到的BRCA1/2基因突变或同源重组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HRD)癌细胞。


目前,我国可以买到的PARP抑制剂主要包括:新近获批的尼拉帕利和奥拉帕利,两种药物的抗癌机制相似,但其他方面又有区别。尼拉帕利每日服药一次,而奥拉帕利每日需要服药两次。而尼拉帕利主要通过羧酸酯酶代谢,奥拉帕利在人体内主要通过CYP3A4酶代谢。


因此尼拉帕利受食物和药物的影响相对小,当尼拉帕利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无需调整药物剂量。另外,尼拉帕利无需检测BRCA基因,适用人群更为广泛。而奥拉帕利主要用于BRCA1/2基因胚系或体系突变的患者,总之,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已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模式,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好更新的PARP抑制剂为广大卵巢癌姐妹带来福音。


b21319633360767520296IP.jpg

扫二维码

关注OC资讯


640 (1).webp.jpg

OC资讯小助手

为您提供更多帮助

免责声明:
“卵巢癌e站”平台内所推送的内容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览、学习。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在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本平台不承担相应的有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