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特别邀请来自安徽省立医院的申震教授解读2021年9月刊登在Frontiers in Oncology杂志的一篇题为《Adverse Events as a Potential Clinical Marker of Antitumor Efficacy in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Inhibitor》的文章(IF:6.244)。
01、研究背景
既往证据表明BRCA基因突变和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是PARP抑制剂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物。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78例服用尼拉帕利和奥拉帕利的卵巢癌患者,探讨PARP抑制剂疗效相关因素。
02、研究结果
(1)患者基线
表1汇总了78例患者的基线特征,其中74例为卵巢癌,4例为输卵管癌。患者中位年龄56岁(范围30 ~ 80岁)。48例患者(61.5%)接受奥拉帕利治疗,其余30例患者(38.5%)接受尼拉帕利治疗。
表1:患者人口基线特征
(2)不良反应和疾病控制率
结果显示,早期出现AEs(1周内)、SAEs、术后残留病灶和ECOG评分与疾病控制率密切相关(表2、表3)。其中服用奥拉帕利患者的DCR与贫血的发生与否有关(83.78% vs 36.36%,p=0.007);而在服用尼拉帕利治疗的患者中,4周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人群较4周后出现的患者有更高的疾病控制率(86.67% vs 40.00%,p=0.044)
表2:PARPi相关的早期AE发生与疾病控制率相关
表3:PARPi相关的3-4级AE与疾病控制率相关
(3)不良反应和无进展生存期
单因素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发生血液学毒性患者的PFS(中位: 30周[95% CI: 20.78-39.22])优于无血液学毒性的患者(中位: 20周[95% CI: 13.61-6.39], p=0.047)(图1)。4周内发生血液毒性患者较4周后发生血液毒性患者的中位PFS有所延长(40周对比22周,p=0.003)(图2)。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四周后发生血液学毒性(HR: 2.613;95% CI: 1.104-6.187, p=0.029),术后残留病灶(R1/R2)(HR: 3.579;95% CI: 1.443-8.880,p=0.006)和BRCA突变(HR: 0.301;95% CI: 0.123-0.739,p=0.009)是判断预后的独立因素。
图1:有无血液学毒性患者的PFS
图2:4周内以及4周后发生血液学毒性患者的PFS
扫二维码
关注OC资讯
OC资讯小助手
为您提供更多帮助